close

觸鍵的秘密

李蘭芳

 

大部份傑出的運動選手,對於項目都會採用科學分析的理論,來探討如何運用肌肉的收放,與關節的使用,但鋼琴演奏家卻很少去分析這部機械性構造的大鋼琴,他們永遠憑著主觀的意識來使用它。

先來討論觸鍵,何為觸鍵〈Touch〉?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準確地觸動那10 mm深度的鍵盤。

當打開正面的木板往前面看,有一整排打擊槌〈Hammer〉,手指一碰撞鍵盤,Hammer就會打到弦,這一瞬間依著Hammer的速度使鋼琴產生繽紛無限多采的音色變化。又Hammer從尖端到達弦又反彈回來,在這彈回來的短短時間內的加速與減速,其動作決定了音色的好壞或音量的大小。

再仔細觀察,Hammer事實上並不是直接銜接在鍵盤上,它必須經過打擊系統〈Action〉間接地對鍵盤有如蹺蹺板似的擺動,所以演奏者必須運用琴鍵來控制Hammer的動作,如此的認知來接觸、來認識鋼琴,這才是學習彈奏鋼琴最重要的起步。

優秀的鋼琴家能擁有美好的觸鍵,是因為他們能夠確實地掌握琴鍵寬幅度與深淺度和美妙的感覺,而恰到好處地將鍵盤和打擊槌〈Hammer〉控制的恰如其分。若鋼琴演奏家不重視這些基本要素,而只是一昧的計較手指的角度應要如何站立?需用指腹彈奏呢?還是用指尖彈奏?但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討論。

例如許多人認為用指腹打鍵彈奏出的音色遠比用指尖站立著打鍵的音色還要好,那是因為用指尖打鍵時,其衝擊的力道會有浪費精力之憂,若用手指軟肉的部位打鍵,手指會有如彈簧似的彈性,使Hammer的動作能有加快和漸慢的控制力。例如20世紀的鋼琴家霍洛維茲〈Horowitz 1903-1989〉,他觸鍵的手指是平坦的,用的是指腹的部位來彈奏,因為他相當懂得Hammer到弦間所有的動作如何變化,因此發出的聲音會是如此響亮清脆,但當霍洛維茲在彈奏快速音樂片段時,卻是使用稍站立的指法彈奏以便快速移動,乃是他了解Hammer到弦和打擊系統〈Action〉之間的敏捷性,因此,當遇到不同的音樂片段使用各樣的手指法彈奏是重要的課題之一。

 

以上的實例只是純屬技術性,如果還想要完整表達出音樂的藝術性,又會有不同的理論和說法,因此,當我們在彈奏音樂、聆聽音樂時,音樂性與技術性絕對是相輔相成、缺其一不可地。

話要回到初學學生的手指觸鍵問題上,尤其五、六歲幼童要如何指導才能銜接理想的觸鍵,則請閱覽『樂呵呵鋼琴技巧』之書,並且要實際體會每題的練習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usicroom 的頭像
    musicroom

    高雄音樂家書房 李蘭芳老師

    musicro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